「一個人所愛的類型,在心中其實早已有一個概念。」
~
在我的朋友圈之中,不少人都問過自己一條問題:「他很__,但是他很____。我到底應否接受對方?」有一群人會果斷的拒絕,而另一群人則會決定接受對方的追求,先試試看。決定了「接受」的一方,有時雖然在關係之中,卻不能停止反問自己一條問題:「我真的能接受他的『那個問題』嗎?」隨著不停的質疑,感情卻逐漸冷卻,最終會面對的,是一個瓶頸。
~
常見的,包括有「她(他)很醜,但是她(他)很溫柔。」或是「他很窮,但是他對我很好。」在開始之前,一方往往會陷入迷思:「我曾經的願望就是找一位美女,但客觀來說,她卻是一個不錯的人。而且只愛美女,也顯得很膚淺,我實在不能這樣!」
~
最初的數個月,也許關係也會像真正相愛、互相吸引的情侶般,陷於熱戀之中。但熱情過後,那一條「核心問題」卻會重現於腦中,無聲地把愛意一點點地蠶食,到了某一天,你會問自己一條問題:「為什麼我要接受一個與自己理想類型差這樣遠的情人?」
~
「持續的自我催眠終有一天會失效的。」
~
其實每一個人也有一個理想對象的原型,雖然有部分的條件也許會被別人甚至自己視為膚淺,但可惜的是,人是情感的動物,你不能否定它們的存在,更不能把其扭轉。的確,部分沒那麼強的願望也許還有妥協的空間,但你心中最低層、最核心的渴望卻是無法改變的。
~
理性認知上,你也許會認為一個人是良好的結婚對象;在關係上,你也許知道沒人能比他/她對你更好。但如果在開始交往前,你心中一直有一個縈繞不去的問題,那麼你們就頗難與對方同行一段長路,因為心中的那小魔鬼,終有一天會起來搗亂的。
~
我並不是在說,你應該接受一個符合你心中條件(如帥、有才)的負心漢、或者一個壞脾氣的美女來到你的面前,因為這樣只會釀成另一種的悲劇。但如果你心中,真的渴望某種公認膚淺的元素,那麼你寧可做一個膚淺男或一位港女,也不要勉強自己的心去走一段路,卻未能堅持到底,在離別那刻傷盡「醉愛你的人」的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