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

過客與密友

每次重遇過客的時候,心中也會有幾分莫名的失落感。初見時,覺得性格很合得來;但可惜在那段相遇的軌跡之中,偏偏缺了一個機會,那還未及發展的幼苗,就給時間的洪流沖刷得連根拔起。
~
昨夜,我卻釋懷了。在開往中環的列車上,我像是不太在意地道出一句:「最後,我們還是沒有真正的熟起來。」看著我悵然若失的樣子,她打了一個比方:「你有多少肥料呢?在人生之中,我們必然會遇上不少自己喜愛的花。起初,也許會有不少閒置的肥料,可以隨時派上用場;但隨著年歲增長,你會發現,學業與工作會把你那已經有限的肥料再偷走一些、徵用一些。那麼當你遇上新的盆栽,如果你希望花點心思去照料,你就只能棄種一些、或是再分薄一點。當然,也許很偶然會有一兩個特別的,值得你去重新安排;但如果它根本從來沒停駐過,你又何用去惋惜嗟嘆嗎?能夠好好打理你面前有擁有的,已經足夠了。」
*
回到家中,我再掃視一次這片花海,我才發現,其實我早已被包圍。當再次凝望著那些形態各異的奇葩,我才驚覺它們是多麼的美。當我心情低落的時候,它們總會為我的生命增添色彩;當它們被蟲蛀,連本是挺拔的莖也變得軟弱時,我就會為它們施藥。既然在生命的路上,已經有了這麼多的同行者,那麼又何需這麼貪心?
***
跋:
我曾經問過一個朋友,從相處上來說,怎麼才算密友。她的答案是:「如果在相處的過程中,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沒壓力,那就是了。大家不會去想:『我找他會不會ODD呢?約她明日食飯會不會有點突然?我很累,但拒絕他的邀約會否不太好嗎?』如果這一切的念頭也沒出現過、事後甚至想不起是誰找誰,那麼我就會認為他們真的是密友。」去年,我安排「與朋友對話」時,的確不存在這麼的一個人;但到了今日,我能說:我絕對是找到了幾位密友。「與朋友對話」這個系列,將永久寫進歷史,因為當中帶了幾分刻意的意味;而友誼,卻應該是隨心的。

~
聲明:
為便於寫作,部分對話內容曾被大幅修改。
另一方面,因為文章嗅起來可能有自我中心的味道,但如果把注意點放回在多人的互動之中,那麼會太難寫了,所以只得以這角度撰文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