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

「愛」的演化


真正的情感,是愛「人」,而非愛「條件」。
雖然我很同意,但我卻不得不為此加上註腳。

誠然,起初兩人相交,本是沒什麼情感的交集,不論是友情或是愛情,同性或是異性。大家之所以投契,或是互相欣賞,源於大家有些共同特質。也許是大家對友情有同樣看法,愛聽同一位歌手的歌;也許是一方寧靜地欣賞對方的活躍,而另一方反過來欣賞其細心。然而,這些「條件」往往不是你刻意訂下,而是根據你的內心,去找一位這樣和而不同的人。我絕不相信,在關係剛開始時,你與一個人成為朋友或情人,純粹因為「你就是你」。兩個人能接近,絕非無因。

可是,人總是會變的。隨時間改變,對方的要求也許不同,或許再加上自身的行為改變,這束成了「條件」的契合消失。那麼緣盡之時,這一程經歷也逃不過終須一別。

走筆至此,我想有部分讀者準備敲鍵盤,舉出反例。「我跟誰已經九年了,當初我們所愛的歌手,現在都沒聽了,但我們仍然如昔,你肯定說錯。」

當然,根據我的說法,你們之所以仍是密友,可能是出現了新的「條件」契合,但我所指的並非如此,而是由「條件」到情感的一條路。

隨著時間推移,的確,也許雙方的生活與看法已有差距,如果此時他們才初識,也許話不投機,半句也多。但基於過去「條件」仍然相同的日子,大家的關係早已發芽,無數的回憶與感情,也慢慢深植腦海與心中。在初相交的一段路,雖滲有「條件」性的雜質,但卻無礙彼此交流。固有「條件」當中的關懷與愛,也慢慢被蒸餾至純正的感情。在此並非說從此以後,不論對方是否變成大奸大惡,仍然會始終如昔。而是即使最初的感情不復存在,大家的關係仍然堅固。倘若一天對方走了彎路,所感的是痛心,所想的是把對方帶回來,而不是慢慢遠離。

如果有人在初識我的時候,問我為何視他為朋友,也許我會千言萬語。況且,初相識時說不出因由,我會覺得他只是未看到彼此的契合點。但如果有位老朋友問我,為什麼至今仍視他為摯友,我能肯定地回答:「因為你就是你!」。若然有天,多年的好友跟我說一句:視你為君子之交,正因為你是何文諾!我想我會無言感激。

希望大家最終也能找到,無條件的那份「愛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