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

所謂全人發展

「全人發展」,一個現代社會常常提倡的概念。下至小學的「一人一音樂」,上至高中的「其他學習經歷」及大學的「通識課、Common Core」,似乎也是這概念之下的產物。但「全人發展」,真的有那麼美好嗎?在我們推動「全人發展」、「鼓勵創意」的同時,我們扼殺了多少學生成長的機會,我也不清楚、不知道。沒錯,每一個人也應該在自己的主領域以外有點興趣、有點探索精神,但我們應該把學生的每一角,也磨得尖銳,有「競爭力」嗎?沒錯,社會的確需要通才,但我們是不是不論來者何人,也要把對方打造成一個「通才」?甚至一個其實已經有十八般武藝的人,我們也要高呼一句:「你其中十七樣也沒有用,我們要重新打造你為一個現代的通才!」
~
就拿「一人一音樂」為例,從小學到初中,我校的學生也要學習最少一種樂器,並持續下去。我明白有時候小孩的確是需要強迫才會慢慢愛上一件新事物,如果新事物只是以海報形式出現於小孩與家長的面前,有時小孩可能會錯過了一些可以成為終生興趣的活動。但你可以回答我:「對於一個明顯沒有音樂天份,聽到又要接觸樂器就想逃避的人,強迫他學九年的樂器,是在浪費誰的時間,誰的金錢?」花在樂器的時間,如果花在畫畫,他可能會成為一個出色的畫家,甚至如果他把時間耗在打機上,也許他還可以放鬆一下。到底把這個學生送到樂器的跟前,是為了誰的益處?
~
「其他學習經歷」,是一個更令我倒胃的設計。各135個小時,看起來真的很均衡啊!但這個設計,甚至忘記了學生是一個人。我對「多方向發展」的概念是,盡可能給學生認識每一個環節,給他們一個機會去探索,讓他們嘗嘗看,感受一下自己與那些內容是否有共鳴。我們或者需要把他們的口強行張開,給他們喝一點「社會的精華」,因為人始終對未知的事物有一種恐懼。但把他們的頭壓在水裏,說:「這些水有益啊!你慢慢喝吧,喝夠135小時才可以走!」卻絕對不能接受。學生是一個人,而一個人總有一些興趣傾向,也會有一些令他反感的活動,我們又何必強迫學生用上同樣的時間,去參與「其他學習經歷」之中的三環?至於把「其他學習經歷」也列入評分項目的這個動作,我基本上已經氣得無話可說。
~
不少朋友也知道我其實蠻愛「與自然對話」及「與人文對話」這兩門課,但對於它們即將成為全中大的必修課,我其實還是很有保留。沒錯,這些經典還算值得讀,但愛這些課的人其實不算多。強行把所有人拉到這兩個課程當中,會出現的就是整個課程的變質。這兩科不是「中、英、數」的那類,是一門著重思考、交流的課。一個學期,要開百多個class sections,要多少的導師?我總不信一所大學可以招聘到這麼多的好老師,教學質素的下降似乎難以避免。好吧,先假設這問題沒有出現,其他問題的嚴重性仍然不容忽視。正如我上面所說的,這兩門課是重視思考與交流的,但在必修的情況下,一班之中有激情的將不會超過數位,能激發的深層次討論將是非常有限,甚至會出現一批連聆聽也不太願意的學生,下課了,就此把一切忘得一乾二淨,他們的存在也許只是令討論氣氛降溫。另一個問題,就是Assignment 的問題。今日,學生還不算太多,所謂的「Source」並未出現;但從2012 年起,當「對話」成了必修,各樣的「Source」也會極速浮現,可能是以「文章撮要」的形式出現,可能是以「半參考答案」的樣子現身香港各大討論區,不出三年,學生的思維就會重新「連在一起」。每年三千人一同修的課,我們還有能力保證我們所見的,會是百花齊放的Assignment 嗎?
~
沒錯,「成為整所大學的共同必修課」是唯一的一個方法可以保證了每一個學生也有機會接觸這類經典,有這個機會擴闊眼界;但在這個過程之中,我們要犧牲的是同學的自由、甚至可能是良好的討論氣氛、同學各自解讀篇章所帶來的文章多樣性。在這刻,我會說「必修化」還算值得一試,但如果數年過後,真的出現了文中所提出的各種情況,我希望大學通識部能果斷地把它們轉為選修課,以保留兩大「對話」的核心價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